中国政府网吉林省政府网白山市政府网

长白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长白要闻>长白要闻

我县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

发布时间:2013-09-16 信息来源: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收藏

 

  我县采取超常举措,充分发挥联动效应,在确定有力抓手上下功夫,强势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任务。

  一、抓县直相关部门,整合政策、资源。县委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分解工作任务,整合各部门的力量、涉农资金和物资,形成合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直相关部门(县发展改革、农业、畜牧等部门)配合,制定了“项目支书”计划,协调落实村党组织创业的相关政策。省、市、县涉农部门、科研所的20名专家组成了农村党员创业服务团队,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帮助引进和启动创业项目。县直机关部门建立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和县部门挂钩联系乡村工作制度,县委组织部实行县委组织员分片联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大大增强了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工作合力,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上下互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二、抓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提升创新能力。实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定期研究制度,乡镇党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研究部署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立乡镇党员领导干部“抓点驻村”制度和村干部实行“包组带户”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到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中,保证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人职责的有效落实。深化村级干部“三诺一考”管理办法,全面推进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为“三项工程”的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的党员创业培训基地作用,对全县77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23名已毕业回乡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进行了专题培训。实行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度、村干部述职制度、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补贴制度、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等。有效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抓农村党员,凸显“双带”作用。通过落实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探索党员创业示范户等做法,督促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采取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方式,储备村干部后备人才97名。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注重在 “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致富能手、高中毕业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解决农村党员年龄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今年全县已发展35岁以下农村党员35名。对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村党员创业服务,扶持农村党员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产品加工、园艺特产种植和畜牧养殖等,建设党员创业示范区。十二道沟镇十二道沟村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园区已初具规模。园区总面积180亩,其中五味子标准化栽培25亩,今年收益1.5万元;无籽葡萄栽培15亩,年收入12万,今年带动3户农民(1名党员)栽培葡萄15亩;今年初播种了100亩文冠果种子,成为全县最大的文冠果育苗基地;利用空闲地、空间地种植玉米、黄豆、花生等农作物25亩,年收入3万元左右。积极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深化农村党员“五位一体”激励法,村党组织每年初组织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进行公开承诺,接受村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年底组织党员述诺,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类别进行民主评议,使广大农村党员变无职为有责,变无位为有为,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抓财力保障,夯实推进基础。建立经费投入机制。按照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要求,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县、乡、村三级合力分配费用,按照标准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其中县财政今年投入200万元,确保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有稳定的经费保障。主要用于乡村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党员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村干部工作补贴和养老保险补贴、帮扶生活困难党员、表彰奖励等。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保障机制。实行“基本报酬+奖励报酬”的村干部薪酬制度,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推行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依据村级干部“三诺一考”管理办法考评结果,每年由县财政根据个人年度缴纳养老保险的总额,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补贴;对未列入财政转移支付的村干部,县财政按照每年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干部,根据任职年限和贡献,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